Miss Cath

想过艺术的生活。

高三记事#1

“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雄鹰,也不愿做一只肥硕的井蛙”,我三年前读简祯的《 荒野之鹰》时就冥冥中觉得我与她的这篇文章或许会有不了的缘分。当时我还在上高三,《荒野之鹰》也是简祯记述的关于她高三备考以及她为了追逐她的文学梦而做出的努力。这虽不是她的代表作,但在那段敏感的时间里这就是我最大的精神食粮。

   高三有多辛苦呢?我隐约记得每天凌晨四点半起床,轻手轻脚地抱着毛衣外套和书包从宿舍出来,不敢吵醒其他的七位室友,然后在走廊上借着昏暗 的灯光穿好衣服,系上鞋带。我的一位室友借给我一把宿舍广播站的钥匙,准许我开了广播站的房间在里面学习。因为学校要求所有学生按时作息,宿舍区和教学区都是严格分开的,早上六点多才会开宿舍区的铁闸门允许我们去往饭堂或是教室,这就意味着如果我早起,那么我可能没有灯光,没有桌子学习,也没有饭吃。所以我的这位室友将钥匙给我那是帮了我个大忙。

    照例,我最迟五点钟到广播室,打开灯,随便挑一张大桌子准备学习。我还记得当时有四五张大桌子并齐地摆在中间,上面堆满了宿舍评分表和其他人的作业。除了墙侧的音响设备和麦克风调控台之外,没有什么迹象能看出这是广播站。早起学习,为了保持自己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我一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进行复习。那时高三的学生手上除了五三系列之外,还各自储了几套题库。我周一三五刷历史题,周二四做政治题。一个冬天,我都利用早上的这一个多小时复习巩固政治历史,做错题,刷选择题,写大题,背历史时间表,背政治时事。有时候一个星期如果效率保持住可以刷几百道历史选择题,几十道政治重要大题。

  高三,只有短短的三百多天,我第一次感觉到24小时是多么的短暂,一个月的时间飞逝得是多么的快,也正是这样,我被逼出了利用每分每秒的潜力。

  我六点多一点出宿舍区,到饭堂买两个面包,要最软最容易啃的那种才不会浪费时间,然后直接提着装着面包的塑料袋做电梯去六楼的教室。坐电梯这种特权自然都是教师的,但是因为时间很早,整个大堂是黑的,天也未十分亮,不会有人在意。坐电梯估计也可以省去几秒时间吧。六点二十坐在座位上,打一杯开水,摊开练习册新的一页,做题,做题,做题。做到渐渐地天亮起来,同学陆续都到齐也开始做些小练习的时候,早读也接近了。

   大概只有高三的教室才是这样,早读前全班四十多人静悄悄地做题,仿佛是晚自习,好像是课堂测验,没有闲言碎语,没有嬉笑打闹。“掉一根针 都能听到“的短语不适合形容这种安静。这是一种独立的,被打碎成四十多份的安静,每个人在每个人的区域里默默地奋斗着。在不同的方格,不同的寂静,享有着共同的目标。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
热度(25)
©Miss Cath | Powered by LOFTER